最近,九龍坡區(qū)白馬凼支路附近居民發(fā)現,家門口的榕樹上,長了很多白色小蟲。每次路過這排大樹底下,大伙兒都是“頭皮發(fā)麻”。
白馬凼支路的人行道上,種了一排小葉榕。 大約一周前,臨街商戶吳女士發(fā)現,大量白色小蟲“攻占”了榕樹的樹干和樹枝。這些小蟲樣子長得像蠶,還會吐絲,把自己“吊”在樹上。樹上的蟲密密匝匝,樹下的人頭皮發(fā)麻。
這種蟲啃食榕樹的葉片,現場好多樹枝都被啃得光禿禿的。吳女士告訴記者,這些小葉榕的樹齡已經有好幾年了,有的葉子被啃光,有的出現了大面積落葉的情況。
采訪中,記者把現情況反映給了 九龍坡區(qū)園林綠化管理處。工作人員回復稱,這是“ 褐斑白蠶蛾”的幼蟲,主要危害??崎艑僦参?,如小葉榕、黃葛樹。今年高溫高濕的氣候特點,是蟲害的成因之一。
工作人員還表示,他們對此已經進行過幾輪防治,由于前期雨水偏多,效果還不夠明顯。接下來天氣放晴, 九龍坡區(qū)園林綠化管理處將繼續(xù)防治,盡快消滅蟲害。
記者注意到,早在6月初,市園林科研院就發(fā)布了關于褐斑白蠶蛾的防治建議。調查發(fā)現,近期,我市園林病蟲害監(jiān)測點中,45%有褐斑白蠶蛾危害,我市行道樹主要栽培品種為小葉榕與黃葛樹,都屬其典型寄主。據調查,褐斑白蠶蛾 第三代幼蟲危害高峰期集中于7月,此階段蟲口密度顯著升高且危害程度達年度峰值,建議綠化養(yǎng)護部門及時開展預防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