縱橫交錯的防空洞,曾是守護山城人民生命財產的“地下長城”。近年來,重慶巧妙盤活老舊防空洞資源,以“防空洞+”的新業(yè)態(tài),打造多元消費新場景,讓原本靜默的地下空間變身承載山城煙火與潮流活力的“城市會客廳”。
五一假期已過,沙坪壩區(qū)“洞艦1號”景區(qū)內,前來參觀體驗的游客們依舊絡繹不絕。這座由防空洞改造而來的景區(qū),曾是一家種植蘑菇的小基地,經濟效益低下。2021年,當地盤活資源,引入“洞艦1號”項目落地,打造成為擁有全國首創(chuàng)的超大模擬地心載人電梯,和360度沉浸式環(huán)幕體驗的科幻地下城主題景區(qū),重慶防空洞歷史和國防動員教育也融入其中,成為重慶都市旅游的又一潮玩新地標。
游客言語說:“游玩這個項目還是蠻有意思的,又可以了解之前重慶的歷史,又可以體驗當代的先進AI技術,我覺得還是很有意義的?!?/p>
沙坪壩區(qū)國防動員辦公室黨組書記、主任劉望告訴記者,將進一步對全區(qū)早期人防工程進行全面的、系統(tǒng)的升級改造,著眼消費新場景,著眼“15分鐘高品質生活圈”建設,打造“服務民生”新地標。
防空洞改造不僅是空間重塑,更是山城生活美學的延伸。走進位于渝北區(qū)龍頭寺的重慶“地下之城”,最地道的重慶煙火氣撲面而來。這座擁有18個大小防空洞、近4萬平方米的地下防空洞群,是長安兵工廠舊址。如今已被打造成集特色餐飲、休閑娛樂、文化展示等為一體的文旅綜合體,包含重慶老火鍋、老茶館、“背簍菜市”等極具重慶特色和文化內涵的消費新場景。五一假期,僅“地下之城老火鍋”便接待游客近2萬人次。
一位游客說:“很有地域特色,第一次在防空洞吃火鍋?!?/p>
地下之城文商旅項目經理王紫琳介紹,目前防空洞圖書館、洞見相親會、咖啡廳、酒吧等業(yè)態(tài)都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。同時,也在計劃打造一座歷史展覽館。
據不完全統(tǒng)計,重慶地下有1000多個防空洞,使用面積100多萬平方米。近年來,我市持續(xù)實施“山城洞天”人防工程服務民生專項行動,防空洞納涼點22年來接待群眾近2550萬人次;在經濟方面,2024年15個“山城洞天”項目游客量首超400萬人次,整體營業(yè)收入首超6000萬元。從守護生命的銅墻鐵壁,到滋養(yǎng)城市文脈的創(chuàng)意容器,重慶防空洞的華麗轉身,已成為這座城市“剛柔并濟”的最佳注腳。
重慶市國防動員辦公室二級巡視員池彬表示,持續(xù)推進人防工程盤活利用,打造更多“洞見歷史”,“洞感科技”,“洞享生活”的消費新場景,在服務人民群眾中,擦亮“山城洞天 渝眾不同”新名片,助力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。
(重慶廣電-第1眼TV記者 林紅 唐暢 特約記者 唐春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