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(2025年3月15日)是第43個“3·15”國際消費者權益日,我市各地圍繞“共筑滿意消費”這一主題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。
共筑滿意消費,首先要讓群眾放心消費。在涪陵,市場監(jiān)管部門深入城區(qū)農貿市場開展計量器具專項檢查,嚴厲打擊“缺斤短兩”。在九龍坡、榮昌等地,“你點我檢”活動走進社區(qū),工作人員對居民送檢的水果蔬菜進行了有機磷、殺蟲劑等農藥殘留快速檢測,并講解相關原理和知識。
九龍坡區(qū)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局消??瓶崎L李鐵楨:“我們將常態(tài)化開展抽檢上門工作,通過進市場、進社區(qū)、進校園,增強居民的消費信心?!?/p>
消防產品的質量事關群眾的生命安全。在萬州、忠縣、潼南、長壽等地,多部門聯(lián)合出擊,深入轄區(qū)經銷商開展消防產品質量專項檢查。在江北、大渡口、大足等地,消防救援人員還通過實物展示、真假對比、互動體驗等方式,提高市民對消防產品的辨識能力。在墊江、開州、武隆、巫溪、奉節(jié)等地,相關單位將查獲的各類假冒偽劣產品,進行了集中銷毀,涉及食品、藥品、化妝品、家用電器等領域。
大渡口區(qū)消防救援局防火監(jiān)督人員賈存彬:“(滅火器)除了觀察整個瓶身的外觀,壓力值和瓶身的鋼印,還有合格證以外,我們還應該掃描滅火器的二維碼,獲取廠商的信息?!?/p>
大足區(qū)消防救援局副局長李發(fā)勝:“通過手把手地傳授、面對面地叮囑,為廣大市民傳遞真假產品知識,練就一雙雙‘火眼金睛’?!?/p>
共筑消費權益“防護墻”,各類普法活動也廣泛展開。沙坪壩區(qū)人民法院將“5G”車載便民法庭開進轄區(qū)商業(yè)街,結合真實案例,以模擬庭審的方式,為市民講解消費糾紛發(fā)生后的責任判定和維權途徑。在永川,法官們走上街頭,針對消費領域常見糾紛,為居民和商戶答疑解惑。在兩江新區(qū),全市首家價格爭議專業(yè)調解機構正式揭牌,將提供“一站式”價格爭議糾紛調解服務。
重慶市價格爭議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員劉正華:“將實現(xiàn)市場監(jiān)管領域消費糾紛一體化協(xié)同處理,打造一個集咨詢、調解、數據分析及普法宣傳教育于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臺?!?/p>
倡導誠信經營、依法維權,涪陵、合川、銅梁等地也積極行動,從城市廣場到熱門景區(qū),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系列主題活動。記者從市市場監(jiān)管局了解到,2024年,重慶市12315熱線和平臺共登記處理投訴舉報27.54萬件,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7493.98萬元。